世上最親最無怨無悔的愛,莫過於父母親對子女的愛了,從子女出生開始,就毫無怨言的為孩子把屎把尿的,無私無我的付出,子女應該如何回報父母呢?論語中有談到:今之孝者是謂能養,至於犬馬皆能有養,不敬何以別乎?所以孝敬不單單是口體之養,我們更應該以敬愛的心孝敬父母。二十四孝裡有一個滌親溺器的孝子,黃庭堅,雖然做大官到太史的官位,有很多僕人,但是他還是每天親自清洗母親所使用的馬桶,能照顧母親的生活他才放心。百孝經中說:天地重孝孝當先,又說孝敬父母如敬天。父母對子女的恩情就像天地化育萬物一般,子女又何嘗敬愛父母像敬天一般呢?怎樣是敬天呢?就是敬拜上帝、禮敬上天、禮敬諸佛,自古以來上自天子下至庶民,對上蒼無不誠敬,是一種敬畏、敬愛與感恩心,以這樣的心能感受到天地的大愛,進而感動到自己的真心。前陣子有一個新聞,有一位孝子用背巾背著年邁生病的母親就醫,這樣的孝行讓我們深受感動。 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,如果父母久病在床需要照料,而子女能不厭煩地照顧大小便,盥洗,用餐,吃藥,有這樣的孝心孝行才能感動天地。
一年前爸爸罹患膀胱癌,一家人從徬徨無措到怛然面對、痛苦承受,經過一連串的治療、及將近12小時的手術,這段時間歷經化療的不順利、縫合的傷口化膿…心情的起伏難以言喻…手術後爸爸躺在病床上,身上插滿了管子,有尿管,輸血的管子,排出傷口污血的管子,點滴的管子,暫時排便用的造口袋,還有化療的管子等等..,而爸爸因為切除了迴腸縫成人工膀胱,手術後數周內只可進食湯湯水水的低渣食物,這一階段爸爸消瘦很多,虛弱無法下床,生活全依賴別人照顧,半夜在病床邊照顧爸爸,半夢半醒間都會不安的起身,檢查尿筒的尿量,尿管、點滴有沒有阻塞等等,這時候真的體會到生命的脆弱,不論是患者或家屬面對生命的無常,唯有秉持著不變的真我,才能超然的去面對。爸爸化療期間食慾不佳,又不忍我們跑遠去買餐點,我又考量蔬果素食對病人的吸收與復原才最有幫助,常常為了買父親的餐點傷透腦筋,也曾和太太下廚準備爸爸的飯,如果能勉強吃下一些,心中就非常高興,如果一點食慾也沒有,心中真是非常痛苦。爸爸因為刮除部份直腸組織,所以做了暫時的人工造口,位置是在升結腸上,排泄的大便是濃稠的液體狀,前面幾個月的時間需要別人幫忙清理,及更換造口袋,那種不方便、污穢及惡臭,病人都很痛苦,而我們也只能忍受幫他清理。
有一次媽媽及二姊幫爸爸更換造口袋,不自覺地”噗”一聲,爸爸就排便了,二姊毫不猶疑地用雙手去接住排泄物,她只想到大便會弄髒爸爸的衣物及病床,不害怕弄髒自己的手,毫不畏懼的孝行,媽媽及爸爸當時都很感動!
我想,姊姊這樣的孝行是我所比不上的,姊姊不怕污穢用雙手去清潔,我則是帶著手套去做清理,這樣的孝心是我要去學習的,這樣的心是一顆喜惡未發前的天心,一顆出自真我的真心,是敬愛父母的心,就與禮敬上天的心一樣,不僅是敬畏的心,我們學道以來,更能體悟上天的慈悲,而敬愛上天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,敬愛的心讓我們真誠的感恩,能真心感動地懺悔,能盡心了願,能不假思索地奉獻付出,這就是我們的天心,是喜怒哀樂未發前的真心,和孝心是一樣的心。而人生歷經了這一段,患者的體會最深了,我也體會到孝是一個動詞,不單單只是一個名詞,每個人都知道孝順,不是等到家人生病了才去拜佛求平安,父母就是家裡的兩尊活菩薩,父母的恩情就像天地化育萬物的恩情,豈可不去報答?
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,爸爸最長一次住院是兩個月的時間,約十個月的時間,老爸所承受的苦是我們不曾感受的,同時家人身心的煎熬也不好過,這段時間老爸在醫院的時間比在家裡還長,就連小孫子的繪畫裡,「我們這一家」,家人成員竟然把阿公給忘了!非常感恩,今天父親能繼續健康的和我們在一起,讓我們能繼續盡孝。若換成自己病痛的一天,想要擁抱生命,想要為自己為家人為眾生付出時,可不一定能如願! 即時行孝要從現在就開始,現在我們更重視爸爸的健康,每天早上我和太太一定幫爸爸打一杯蔬果汁讓他調養身體。父親為了扶養我們,長期工作的環境有柴油引擎的廢氣,並且還有輻射的傷害,辛苦工作無非為了這個家,這也是他患病的主因,加上飲食不均衡,身體調養不佳,如此才有這次的病痛。一家人能在這一世相聚的因緣不容易,正因為累世的因緣有待今世來完成,才要我們聚在一起相互成長,相互扶持,所以家人間累世的習氣毛病互相關聯著,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愈在意彼此、關愛彼此,心就愈放不下!所以要更加的包容,加倍的耐心,相互的成長與改變,所謂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這是我該努力實踐的。雖然爸爸還是維持葷食,但是幾番的勸諫,他終於肯增加蔬果的攝取,總算有聽進我們的勸告,讓人感到欣慰。一家人的相處就是家人間生活上的功課,若不用心去做,這門生命中的必修課還是得重修一次。孟子曰:「世俗所謂不孝者五:惰其四支,不顧父母之養,一不孝也;博奕,好飲酒,不顧父母之養,二不孝也;好貨財,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,三不孝也;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鬥狠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」所以只為賺錢,把父母冷落,少關懷請安也是一種不孝。放縱自己聲色追逐,出遊不稟告,深夜未歸讓父母懸念操心,這些都是不孝的行為都是我們要謹慎。
試想一個65歲的人,能承受這樣的大手術,渡過癌症的煎熬,這無非是因為姊姊這樣的孝心,與一家人的凝聚力,在許多人的關懷幫助下,感動了天地,爸爸才能恢復了健康,百善孝為先,在我們盡孝心的同時,也能去除我執,真誠感動良知良能,回復我們的赤子之心,修心就從這顆孝心開始涵養,開始行孝。孝敬父母如敬天,天地化育萬物恩情難報,並沒有不完美的天地,只因我們人心作用,有了比較,喜愛與厭惡,把天地給破壞,把父母給冷落了,藉著孝心讓我們返回到赤子之心,才會發現天地的美好,與父母對我們的愛,不是嗎?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盡孝呢?除了平時的噓寒問暖、細心照顧外,論語中有談到觀察一個人是否孝順,父在觀其志,父沒觀其行…所以秉持著這份孝心,承繼長輩的德志,傳承家風,推己及人,行功立德。在父親生病的這段期間我助印了一百本善書,作一點功德廻向,而這只是臨時抱佛腳,救急的方法,行善積德應該平時就要去做。了凡四訓中有積善之法、謙德之效說的很明白,要改善命運,就要從修身積善德下手。而大大孝,是孝的最大表現是要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即使父母不在了,有句話講一子成道,九玄七祖皆超生。因此平時修身,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,立身行道,這樣才能把功德廻向給祖先,這無非是行孝的最大表現。